我见过这样一女邻居,虽说是一幢楼但不是一个楼道,因此也耳闻目睹了一些奇葩。该女子大概30来岁时搬入我们院子住,到现在己有十多年了,该女子平时待人和和气气、乐于助人,也挺会说话的。自从见到她就没见她干过一天正经活。由于她丈夫长期在外打工,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因此家里没有一个固定的男人,她既有长期的情人又有临时短期性伴侣,而且年龄不限,从不遮避自己的行为,为此时常有别人的妻子上门理论。常言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她不按常规出牌。二O一六年夏季,她对门住的一男性在福建打工时与她联系上了,让她另外带上一女前往福建与两男人会合,她也带人去了,谁知到那里之后没有被另外一男人看中。家住对门的男子忙请吃请住,另外给了2千元钱准备晚上与她住一晚的,谁知女的放了鸽子。该男子气得给家乡的熟人朋友打电话,痛诉该女不守信用,并扬言要回家与该女子进行理论,而该女子并不以为然。
有,我一老乡结婚三年了,一直都怀不上。有一晚她梦见一条草花蛇一直在跟着她,后来就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一年后就备孕,但几年都没还上,去年的时候也怀孕了,但有一天她梦见一条小蛇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结果没两天她腹中的孩子死胎了。她很伤心,但又感觉有点事命中注定。也许腹中的宝宝不想跟她了。据说生孩子不是自己想生就能怀的,都是宝宝选择自己父母的。
记得当时我生孩子,躺在产床上,护士在一旁让我用力,我说:“好痛呀!用不上力。”医生在一旁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生孩子哪有不痛的!”
那天凌晨5点左右,还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到下体有什么东西流出来。心里“咯噔”一下,推醒老公:“这是不是要生了啊?”老公也慌神了,迅速起床收拾。我起床后去上厕所,有一点点血丝,心里面就更慌了。
在一阵忙乱中,快速地洗了澡,去医院。因为住得离医院不远,我们选择走着去。快要到医院时,肚子就开始痛了。一开始痛的时候,我都不能走路了,老公在一旁扶着,就这样站着,痛了可能有一分钟左右。不痛之后,我们才又开始走。
到了医院,医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开了一堆检查的单子。同时,肚子痛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痛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接着,我被安排到住院部去吸氧。刚走到走廊上,就听到一阵阵惨烈的呻呤声,一名产妇正趴在墙上,手臂扶着墙,头埋在手臂里。她老公站在她身后,一副手中无措的样子。那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就是从她那里传出来的。
到了吸氧室,有另一名产妇也在吸氧。她眼里满含着泪水,对她妈妈说:“妈,我不想生了,太痛苦了!”她妈妈在一旁不停地安慰她。
梦见别人给孩子新裤子
吸氧后,似乎感觉舒服了些。当肚子痛起来的时候,就在想,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可是在痛的同时,心里又在期待着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所以,在产前宫缩疼痛这段时间里,痛的时候,痛得嗷嗷叫,不痛的时候也还是蛮期待的。事后想想,这人还真是个纠结体。
中午12点左右,我就被安排进了产房。刚进去看见那充满仪式感的产床,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虽然医生护士都在耐心地鼓励我用力,可是我依然无法把力量用到腹部去。我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上半身和下半身,唯独中间正需要力量的地方,完全使不上劲。我甚至把产床的扶手都掰下来了!
过了不知多久时间,医生告诉我,你这样不行,时间拖长了对胎儿不好。她告诉我要侧切,躺在产床上的我,只能听从安排,谁让我有力气嗷嗷叫,却用不上力气生孩子呢!
侧切后,助产士在我肚子上不断抚摸,按压,没过多久,一股暖流从下体出来,肚子瞬间平了。孩子生出来了!
当护士把穿好衣服的宝宝抱到我面前的时候,心里面充满了感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是我生出来的。护士说:“妈妈亲亲宝宝,母亲太伟大了!”当嘴唇贴上那有温度的小脸,生产的疼痛仿佛已离我远去好久了。而这个时候,医生正在缝合伤口。
后来,看到我身边生孩子的宝妈们,我是真替她们感到疼。有些光是宫缩疼就得疼上几天几夜,疼得精疲力尽了,然后继续体验生产的疼痛。生孩子就是一个疼痛的过程,为生产做准备的“宫缩疼”,为了让孩子能更快出来的“疼”,还有剖腹产的疼,后期恢复的疼。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墨西哥,有个产妇正在生产,产妇疼痛难忍,可是奇怪的是,一旁的丈夫也随着妻子节奏一阵一阵的疼得惨叫。最后,该男子受不了,大叫一声:医生,给我一瓶笑气。
原来印第安有这样一个习俗,他们认为生产之苦应该由男女共同承担,生产时,产妇会抓着一根绳子,每一次阵痛,就会拉扯绳子,而这根绳子绑在丈夫的蛋蛋上。这个习俗在最早的时候,不是用的绳子,而是直接用手揪,后来发现用绳子没有那么疼。
写在最后:生孩子哪有不疼的,每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都是去鬼门关绕了一圈回来的。那些体会不到生孩子有多疼的男人,可以参考一下印第安人的习俗,试试有多疼。躺在产床上的产妇,不要东想西想,脑子里就奔着一个目标——我要快点把孩子生出来!配合医生,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可以减少疼痛的时长。
有这样一句话:需要你拿命去换,但是太值了!用在女人生孩子这个事上,再贴切不过了。
大家好,我是@文茵妈妈,努力做一个学习成长型妈妈,关注我,育儿那些事,我们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