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欠人情的时候就没考虑还,他的打算是到时候把债主弄死就行了,这个人叫希特勒。二战爆发前,苏德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在此基础上,希特勒表示愿意和苏联做生意,大家再签一个贸易协议,然而,德国有意或无意的拖延部分重要物资的交货时间,到1941年6月时,双方交付物资的差额达到了2.39亿金马克,然后……苏德战争爆发了。
人在临死前最怕的事,是忧虑死后的归属感。根在人间,亲情有爱。孤零零投奔另一个世界,未知不确定,所以心不宁。
人死到阴间,究竟入天堂,还是下地狱?民间众说纷纭,一切都是凭空猜测。
有人说,死了去阴间报到,闫王爷要三堂会审,依死者在阳表现封爵赏位。如果活着时尽干缺德的事,死了秋后算帐,从小鬼做起,服牢刑苦役。
也有人说,死入阴间是旧友聚会。先行入土的人,会夹道举行欢迎仪式。甚至已故的阳间配偶,还会再续前缘,在阴间续行夫妻生活。
未知的奥妙,只有死去的人才可认证。
将死之人,无暇憧憬虚无飘渺的奢求。无论下地狱,还是升天堂都不太确切真实。
只有与世隔绝,既将别离亲人,才会让他们体味忧伤与恐惧。
喜怒哀乐,是活人的待遇。人死了,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更没有快乐。
当死神向你招手的时候,仍能喘气的分分秒秒都会异常珍贵。眼难闭、气难咽,就是对世间的无限依恋,对亲情的百般不舍。
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去向未卜。如果有意识,多想一点,最忧虑的一定就是死后的归属。
死亡是否还有未来,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世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自己挖坑埋葬自己!
我上小学时,教我们语文课的是敬斋老师。敬斋老师当时近五十岁,他年轻时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当过生产大队的会计,七十年代初村里建了小学,他就成了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当时已结婚,却生了一个患脑瘫的儿子。病儿走路靠爬,说话靠叫,村里人称之为“软胎”。
在小孩八九岁时,敬斋老师的老婆下田劳作划伤了脚,不幸得“破伤风”,没及时救治撒手人寰,留下孤儿鳏父,相依为命。
村小学为照顾这可怜的一家,给了他一间闲置的教室,让他在小学安家,免得他家里学校两头跑。因此他那“软胎”儿子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有时敬斋老师把他带到教室里,父亲在讲台上讲课,儿子却东倒西歪坐在门后“哇哇”乱叫,嘴里还流着口水,着实可怜。
到了八几年,敬斋老师被学校清退,原因是不会讲普通话,没有文凭,加之年纪也大了,况且还一个病儿拖累他教书,总之清退他的理由有一大堆。
清退回家的敬斋老师种了几年负责田,父子俩肚子还算填饱不致于挨饿。过了几年他60多岁,加之身体又不好,种不动田土了,就把责任田地租给邻居,自己给村里做红白喜事的人家当“书办”、写对联。遇到这差事,每次都把病儿带上,吃席时和病儿两人端着碗蹲在角落里吃。主家过意不去,让他坐席。他指着病儿说:他上不了席,别把客人吓了。办完事后,主家见他父子可怜,打一大包剩菜剩饭让他带回家父子俩慢慢享用。
又过了几年,敬斋老师手抖得厉害,连当“书办”写对联也干不了,村里就把他纳入“五保户”照顾范围,但他坚决不肯,说自己有儿子,不是“五保户”。可谁都知道,他那儿子并非“养儿防老”的儿子,而是“养儿啃老”的儿子,他之所以执意这样做,是想给自己最后留点尊严。
1986年的一天,敬斋老师费了老大有气力,走到对面他的学生家说:要是哪天没看到我屋里冒烟了,那说明我已经死了,麻烦你们把我埋一下。
学生安慰敬斋老师:你好日子长着呢,阎王爷至少还欠你10年的白米饭。学生的意思是说老师至少还能活10年。
敬斋老师说:还活10年?那是阎王爷的眼瞎了。
梦见手断了又接上是什么意思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已是深秋。学生发现敬斋老师家好几天没有冒烟了,就结伙几个村民去查看情况。推开门一看,家里头没有发现人;转到家后面,发现了一个深坑,看到敬斋老师和他病儿穿戴整齐地躺在坑底,身下胡乱地压着一床破棉絮,棉絮之下还执着一层稻草,身上盖着一床又破又脏的印花被子,俩人脸露在外面,结着一层白白的冰霜——已经死了好几天了。连着,学生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一并带走秋儿,与旁人无关。
秋儿就是他那病儿。
村里人猜测:敬斋老师是和病儿一起喝药死的。
村民可怜敬斋老师,大家筹钱赶紧给他打了一具偏大的寿木,把他和儿子放在一起,埋在他事先挖好的坟坑里,并在坟前立下墓碑:敬斋老师之墓。
村里70岁的王大爷,半边脸都是疤痕,乍一看慎人。这就是他30年前有一次上山砍柴把脸给毁了。每次回忆那次发生的事情,王大爷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害怕,连说话声也是带着颤音:“真的吓人啊,幸亏我跑的快……”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30年前的一个暮秋,村里的王大爷上山砍柴,遇见了一头成年野猪,太让人害怕了……过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柴火灶做饭,所以家里大人都要到山上去砍柴。我记得那个时候每家都分到一片山,可以在自己的山头砍柴、割茅草、爬松毛……我虽然没有砍过柴,记忆中也有和奶奶一起上山的情景:奶奶在砍柴,而我在不远处的树下玩松球……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30年前的王大爷还是个40岁的壮年汉子,他高高的个子,一顿会吃三大碗米饭,所以力气大的很。干活舍得下力气,会吃苦,村里每年数他家砍的柴最多。
在那个暮秋的早上,王大爷和往常一样,吃过五张烙饼带着砍柴刀和扁担还有草绳出发啦。他要去自家山头砍柴了。
王大爷行走如风,不过半个小时,他就来到了山脚下,他爬山如履平地,不一会儿就到了自家山头。他干活眼快手快,没多久就砍好了两捆柴,他用草绳捆绑好后,准备休息一会就回家。
山里的暮秋已经有些寒冷,山上除了王大爷空无一人,也没有了以往鸟儿的欢叫声,实在是太寂静了。可是作为山里人的王大爷,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大山,他才不会害怕呢!
王大爷眼睛不经意看到一棵松树下有蘑菇,这是松树下特有的、非常鲜香美味,是山里人的最爱。
哦,因为已经打过霜冻了,前几天又下了一场雨,是的,这些蘑菇在雨后长的非常快。王大爷喜上眉梢,中午的餐桌就可以有鲜美的蘑菇汤喝了。
王大爷低着头扒开松毛,蘑菇都是长的一簇簇的,看了就让人高兴。他想着索性多采点蘑菇,给邻居都送点,让他们也尝尝鲜。
王大爷不知不觉已经翻过山顶来到了一棵非常大的松树面前,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山上还有这么大的松树?王大爷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在松树下还有一大片被压倒的茅草。他凑近一看,看见了三只出生不久的小野猪,正挤在一起睡觉,没有看见母野猪。
王大爷心里“咯噔”一下,山里人可知道野猪的厉害,那家伙吃毒蛇是家常便饭,嘴里喷出的唾沫都有毒。
王大爷反应迅速,立刻回头往山下跑,他明白,母野猪一定就在这附近……可是,就在王大爷回头刚刚跑了几步的时候,他和一头野猪狭路相逢了,这正是那小野猪的妈妈,因为这是一头母野猪,没有和公猪一样的獠牙。好家伙,这头成年野猪最起码有200斤左右,嘴巴“呼哧呼哧”直喘气。
此刻王大爷手里只有一把砍柴刀,采的蘑菇早就被他丢了,这个时候,还要什么蘑菇呀!
那野猪就这么盯着王大爷看了一会,王大爷一动不动。就在王大爷动脚再次往山下跑的时候,那头野猪竟然也回头朝他追了过来…
王大爷是村里出名的“长腿”,跑步非常快的,只见他此刻脑子非常镇静,想着村里猎人告诉的经验。他没有走直线,是呈S线往山下跑。不当心脚下踩到一条四脚蛇,他什么也顾不了了,只有一个念头,跑到山下就好了。
可是那野猪也不是吃素的,发疯一样追着王大爷,眼看王大爷快跑到山脚下了,谁知他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而野猪已经跑到了他面前……
王大爷一个“鲤鱼翻身”,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身手竟然这么敏捷,他手里握紧砍柴刀,这是他唯一的武器。
野猪的头朝王大爷拱了过来,他一个侧身躲过去了。手里的砍柴刀对着野猪的后背砍下去,那野猪皮粗糙的很,估计是帮它挠痒痒。
野猪不断用身体朝王大爷撞过去,王大爷此时浑身是汗,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他一个不小心又摔跤了,眼看着野猪一只爪子抓了他的脸,他已经忘记疼痛,心里想着:“完了,这次完了……”就闭上眼睛。
王大爷忽然听见很多人的驱赶声,他睁开眼睛,野猪已经不见了。原来,山脚下是村里刚刚来的几个汉子,准备收割种植的药材。正好碰见了这惊险的一幕,大家一起吓退了野猪,又把满脸是血的王大爷送到镇上卫生院救治。王大爷的命是捡回来了,只是半边脸破相了,都是慎人的疤痕。
王大爷后来再也没有一个人上山砍过柴,那次,真的吧他吓着啦!几十年以后他再想起遇到野猪这件事情,他心里还是害怕。他一直说:“幸亏我跑的快,否则早就去见我那死去的爷爷了”!
其实王大爷遇到野猪,他的逃跑方法都是对的,这也为他的最终脱险无形中帮了大忙。
那如果一个人在山上真的遇见野猪应该怎么办呢?(一).首先应该保持镇静,人不能慌。因为野猪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也很胆小。
(二).人如果遇到野猪,不要正面冲突,应该逃跑。但是逃跑不能走直线,应该走S路线(王大爷就是用这样的路线逃跑)。野猪虽然凶猛,可是因为体型巨大,所以它很笨拙。这样野猪在追赶的过程中无形中多了障碍物,增加了成功逃脱的机率。
(三).现在的野猪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人如果真的遇到了,尽量不要去伤害它们。就是一个人尽量不要去野外,最好结伴同行。平时也应该学习一些野外防身技术,这样真的遇见野猪或者别的野生动物,才有更大的机会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