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北京的建设是在元大都遗址的基础上进行的。古人将建造方形的城市和住宅布局。然而,作为一座皇城,它的西北角缺少一个角落,这是不可思议的。主流观点有三个原因:
明朝北京的建设是在元大都遗址的基础上进行的。古人将建造方形的城市和住宅布局。然而,作为一座皇城,它的西北角缺少一个角落,这是不可思议的。主流观点有三个原因:
一、八臂哪吒城,
关于北京城的建设,民间流传着八臂哪吒城的传说。据说明朝朱迪当皇帝的时候就要建北京城了。但是大臣们说北京原本是苦海幽州,恶龙很厉害,于是朱迪派军师刘伯温和姚光孝去修城。
当两个人设计图纸时,他们都看到了八臂哪吒。哪吒对他们说,照我画就行了。刘和姚不敢违反,所以他们像哪吒一样画画。这时,一阵风突然挡住了西北角。他们不敢说哪吒被移位了,所以他们没有在西北角画画。后来,建城缺少一个角落。
八臂哪吒镇住了恶龙,北京就这样修好了。虽然这个故事不可信,但古人非常相信风水,所以缺一角可能和风水有关。
二、军事防御,
元朝时,北京被称为大都市,基本轮廓是四面八方。到了明朝,将军徐达奉命占领元大都市。为了守卫城市,他放弃了北方荒凉的地方,把原来的城墙向南缩进了五英里,而西北角恰好是一个积水池。当时水域很大。为了避免积水池,城墙只能修成斜坡。
三、避开地震带,
北京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位于地震带上。明清时期发生了许多地震,那里的城墙倒塌了。没有办法。皇帝只能派人避开这些地震带,导致城墙不规则。后来,人们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这一说法。北京西北角确实有地震断裂带。看来这个说法还是可靠的。
特点:
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五行”的思想。宫墙、柱子用红色,红色属火,光明正大。屋顶是黄色的,黄色属于土壤和中心,皇帝必须居中。皇宫东部的屋顶是绿色的,属于东方的木绿色,属于春天,属于王子的生活。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是黑色的,北方是水,是黑色的。
明代北京城风水布局者
由于性质的不同,所有单体建筑也选择了不同的颜色。藏书的文渊阁采用黑瓦、黑墙、黑色为水,可以克火,有利于藏书。在二楼的文渊阁室内,上层有一个大房间,下层分为六个房间,体现了“易经”的理念,即“天生水,地面60%”。天安门到端门不种树,这意味着南方属于火。
建筑风水布局也体现在名称上,符合《易经》的原则。南端的丽正门,符合离卦的卦“日月美天”。北后宫顺承门和安贞门,符合坤卦“万物滋生,即顺承天”、“安贞之地,应地无疆”。
皇帝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符合乾坤的意义。不宜加木、木生火,不利于森林结构的防灾。
扩展资料
近现代改建
1911年清朝灭亡后,北京城市被重建。为了改善交通,修建环城铁路,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墙、东安门被拆除。1924年,内城墙上新开了和平门,1937年开了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这两个其实是缺口)。
1949年以后,北京城市被大规模拆除。朝鲜战争期间,为了方便疏散人民,在内城墙上增加了东40条、小街、新街口等空白。1951年至1958年,外城墙、城门、角楼被拆除。20世纪50年代,皇城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被拆除。
1965年至1969年,内城的大门和城墙被拆除。内城护城河的东西南三面也被覆盖,改为暗沟,成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清北京
北京故宫建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此期间,发生了一起重大风水事件——明十三陵的建设。
朱棣命礼部尚书赵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风水大师,永乐五年病故。
最后,江西风水大师廖均卿被委以重任。廖均卿和曾从政奉明成祖朱迪诏,在北京昌平地区修建明陵,负责故宫的风水布局。
廖均卿是江西三僚人,是杨曾廖的风水传人,以至于明朝皇帝都以三僚风水师为御用风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