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梦,大概都会做7—15个梦吧,如果你在梦中醒来你就能记住你的梦,如果呢?你不是在梦中醒来,你可能就不知道你做了什么梦,我们大部分做的梦我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比如说你今天晚上特别忙,加班没有睡觉,你第二天需要补觉,但实际上你不是去补觉,你是在补梦。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
我们俗语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产生的根源是大脑的活动,我们的大脑在清醒时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到了晚上,疲倦后进入睡眠状态,脑波、眼球运动等和不睡觉的时候状态是一样的,只是身体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白天出现想过或者看到的事情机会出现在梦里。
有的人可以在梦中解出数学题,有的可以想出事情的处理办法。
宝宝走路摔倒了,作为家长,要不要上去扶起来,估计这样的问题确实令很多家长难以抉择。
有人说,人家国外的家长做的很好,孩子摔倒了绝对不能扶,让他自己爬起来,以此来培养孩子坚强的、独立的性格,不能过度依赖父母。我曾经在超市门口看到一对父子,约3岁的孩子不小心绊倒了,趴在地上哭,父亲站的远远的喊:”自己爬起来,小男孩,摔一下,就哭成这样,不象个男子汉“,孩子在地上磨叽了好久,家长就是不过去扶一下,我当时真的冒出这是不是亲爹的想法。
其实,对于扶不扶的问题,不能机械的对待,孩子摔倒了,视情况而定,不能像过路人一样,无视孩子的需要。
我家元宝的情况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他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并笑着说:唉哟,摔倒了,但如果孩子摔的很重,哭声很大,一般就是已经达到孩子疼痛的极限了,我会立即跑上前抱起孩子,安慰他,并帮他吹吹受伤的地方,让孩子尽快缓解疼痛和给孩子适当的心理安慰。
梦见从高处跳下来安然无恙
在扶不扶孩子起来的这个问题上,家长可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不要纠结扶还是不扶,而是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摔倒后,心理上会经历惊吓、尴尬的过程,这些情绪和心理需要家长及时进行疏导,如果家长不闻不问,孩子会变得沮丧和失望。这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即使孩子自己站起来了,也要关心他有没有摔到哪,现在还疼不疼,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而不是任由孩子哭也不扶,以为是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其实只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
适时的给孩子讲方法,让孩子吸取教训有一次,我带元宝下去踩单车,要经过一个减速带,孩子没有绕开它,而是斜着骑过去,结果小车车失去了平衡,孩子摔了下来,当时摔的挺重,孩子的一只脚被压在单车下面,蹭破了皮,元宝大哭起来,我赶忙跑上前,把单车挪开,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慰受到惊吓的元宝,孩子渐渐不哭了。我把单车扶好,告诉元宝该怎么正确、保持平稳地过这个减速带,后来,孩子试了几次,掌握了方法,以后再没有出现摔倒的情况。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该解释该提醒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偷懒,也不能生硬的拒绝,虽然你陪不了他一辈子,但你教会他的东西能。
增强孩子的应变和活动能力,让孩子正确处理“跌倒”我们大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从高处跳下来时,要向前趴,两手撑地,而不是向后仰,要护住人体的重要部位,我们的孩子确是不懂的,需要我们平时加强训练。
平时加强孩子平衡木、荡秋千、玩攀岩、爬树等活动,锻炼孩子的活动能力,让他们的骨骼和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在跌倒后自然知道怎么处理,而不是通过哭来寻求父母的帮助了。
结束语:只要不是安全事故,摔跤就不是谁的错,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父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促进宝宝运动、情绪管理、风险评估等能力发展,也能帮助宝宝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应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梦的解析的书。。记得有这种说法:梦到逝去的长辈,可能在近期会有麻烦事出现:梦见太阳,阳光灿烂,雪落身上,建新房,果树成熟皆为吉兆。下雨,乌云密布,树支折断,从高处坠落,坐电梯,门前唱戏等都为凶兆。
这个的确经常有这种状况发生,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睡梦里人不时的在整个混沌的黑暗之中突然向下坠落……!还有就是时常有像飞机起飞类似的动作,俩条胳膊拼命如鸟的翅膀扑棱,很少有能飞走的情况,顶多离地十米,大多半米或一米多悬浮在空中,(心里还在美滋滋的想让熟识的人来看看,我竟然有这样的法力。想想有这种想法也好笑!)或很恐怖的被人扯住脚腕,或拽下来!最吓人的就是经常在睡梦里,一晚上都被几个或一大群人追杀,一直在拼命的跑,都跑的两条腿都软的直哆嗦,感觉已经躲藏的够隐秘的还是能被看不清面目的人找到!等被惊醒,人也大大汗淋漓虚脱的不行!
这个状况我也和父母、朋友聊过!他们给的答案就是小时候小孩子长身体的一种表现。姑且如此吧!